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专家介绍

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刑事诉讼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高一飞教授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31 08:22:59 分类:法学专家介绍 次浏览
高一飞,男,湖南桃江人,1965年出生。西南政法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20年9月调入广西大学法学院。现为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广西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主办的《法治与经济》杂志创刊主编。研究范围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 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8年至1993年为湖南省司法学校、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师,1993年至199

微信图片_20250331081655


高一飞,男,湖南桃江人,1965年出生。西南政法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209月调入广西大学法学院。现为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广西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主办的《法治与经济》杂志创刊主编。研究范围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 

1984年至1988就读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8年至1993年为湖南省司法学校、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师,1993年至1996年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1996年至2019年为西南政法大学讲师(1996年)、副教授(2000年)、硕士生导师(2002年)、教授(2005年)、博士生导师(2010年)、博士后合作导师(2011)。期间,20038月至20048月兼任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2004年荣获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412—200512月在美国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620076月担任湘潭大学教授。作为导师指导博士生18人、博士后2人,硕士生220多人。

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广西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南宁市政府十五届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西沵达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沵达律师事务所主办的集刊《南国法学》主编,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刑事诉讼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先后出版了专著30部: 《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刑事简易程序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刑事法的中国特色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程序超越体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守护我们的权利》(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检察改革措施研究》(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良法之治》(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媒体与司法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司法改革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司法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检务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15年版)、《看守所观察与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与舆论监督关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上帝的声音陪审团的法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网络时代的媒体与司法关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阳光下的审判----司法公开实施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狱务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年版)、《警务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19年版)、《狱务公开基本原理(修订版)》(中国检察出版社2019年版)、《司法机关配合与制约关系论》(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人民监督检察:改革与比较》(中国检察出版社2021年版)、《中国司法改革历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陪审团法理(修订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年版)、《新时代司法理念》(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审判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23年版)、《司法政治学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看守所法立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中国向东盟国家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25年版)。

在《法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中国知网统计出325篇,并统计显示其中北大核心论文103篇、 CSSCI 论文92篇、AMI 核心论文8篇)。

曾先后参与了以下立法和司法文件草案的论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4年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庭规则》(2016年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2017年);《看守所法(征求意见稿)》(2018年);《法律援助法(草案)》(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2021年);《法制宣传教育法(草案)》(2025年)。

主持的重要课题有:(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1项,其他项目3项);(2)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2项);(3)中国法学会项目6项(重点项目4项、自选项目2项);(4)最高人民法院重大理论课题2项;(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2项;(6)重庆市社科基金委托一般项目1项;(7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重点智库项目1项;(8)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重大项目1项;(9)西南政法大学科研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

曾获得以下九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论新刑法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体现》(排名第二),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10月);(2)《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独著),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0923日);(3)《刑事诉讼法学(上、下 )》(排名第六),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10月),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刑事简易程序研究》(独著),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6月);(5)《论量刑调查制度》(独著),获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98月);(6)《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研究》(二人合著,排名第一),获第十二届法学家论坛部级奖三等奖(20181月);(7)《审判中心的观念史》(独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02010月获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8)《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独著),载《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20211020日获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单位颁发的中国法律文化优秀成果奖三等奖;(9)《法学+”涉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20211227日获“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15篇。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13年法学类排名中排第28名。


相关标签:

上一篇: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金融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雷裕春简介

下一篇: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银行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宾爱琪简介